一篇流水賬裏的真情
——永城職院閉環管理的21天小記
中專部的馬曉川🪬,那天哭了。
那是在安排23號回鄉學生事宜的班主任會上,他哽噎著感謝21天來日夜相守、辛勤工作的同事🧙🏿♀️。
告訴我馬曉川哭了的是保衛處的侯聰,一個帥氣的小夥子,36歲,兩個囡囡👎,一個5歲,一個8歲,他說他想念他的小棉襖,我聽著他的聲音,帶哽🤸🏻♀️、帶顫、帶著沙啞,21天來,他和保衛處的戰友,每天從晚10點到早6點不停、不歇👢、不息地校園巡邏,有人說,熬夜最傷身體,可他們通宵熬了三周。我向他表示感謝,他只說,我們絕不掉鏈子!是的,他50歲的處長🦤🤢,53歲的副處長······都沒有掉鏈子。
3月14日,永城出現一例新冠患者🧑🏽⚕️。學校啟動應急機製☣️。4月1日,永城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。學校果斷閉環👩🏻🦼,進入戰時狀態,300名教職工主動請纓,吃住在校,守衛校園凈土,守護孩子健康。
我著急,大家沒地方住。電子系書記朱海水🫵,200斤🪔🤾🏻,說,沒事🚶♂️,我睡辦公桌,機電系女書記薛紅艷🚓,說,沒事🧑🏽🏫,我睡沙發👨🏼💼。文化系書記🫴🏽,老劉大哥,59歲了,說,放心🤵♀️,困難我們克服。中專部主任侯付祿💪🏻,睡在沒有獨立衛生間的那棟宿舍樓的硬板床上👨🏿🚒。剛走馬上任的經貿系書記小苗同誌,1米8🛀🏼,睡沙發🧛🏿♀️,後來聽我說,到宿舍住可以更好與同學們交流,更便於管理,2小時不到,擠到宿舍🌉,21天,瘦了5斤👨🏻🦽。
我真的沒有多大勇氣🔚👓,來回憶🤲,來記述,他們太讓我感動!
餐廳的120名員工✖️,說🦄,要不行,我們就打地鋪🤚🏻。超市的老蘇姐,60了,好像腿腳不便,一跛一踮,不畏疲倦。店長小洪,孩子12歲⭕️,爸爸在上海疫區⬅️,就一個人留守家中,作為媽媽,每天視頻後,一定會眼淚巴巴。受封控影響👨🏽🎓,萬人產生的垃圾積累了4天🐦,協調好後,清潔工硬是拉了540車🤹🏿♀️,物業經理說👩🏼⚖️,當拉完最後一車時,清潔工的雙腿已不能站立。
後勤處戚春雷副處長,身兼水電修理工,春節腦溢血剛做過手術。封控時👨🏿⚕️,他仍然堅持留下,那天電鉆打眼,一不小心電鉆打穿了大拇指,血流不止,他簡單包紮⏱,不去醫院⚾️,繼續工作🙍🏼♀️。十指連心🐐,老戚🚴🏽🧙🏽♀️,你真的不疼嗎?
我真的沒有多少文筆🧑🏼🔧,來描寫,來訴說,他們的事跡,讓我震撼!
經貿系主任馬永國58歲了🙇🏿♂️,父母90有余,身邊沒有一個人照顧🐋,每天早上他從食堂買幾個包子,隔著院墻讓人送到家屬院,送給老人😄。電子系主任王亞林,妻子是房管局幹部,負責值守一個小區,不能回家🎰,家中86歲母親,身體不好,需要他做飯照顧,但他毅然留校,封閉前兩小時🏄,他讓農村的妹妹來到城裏照顧🤟🏼。文藝系主任魏鋒的父母也是80有余𓀌👳🏽♂️,自己住在農村🤽🏿♀️,平時,他堅持每周回去一次看望,這三周就只能望眼欲穿🙅🏽♂️。
中專部去年剛入職的體育老師程貝貝⚃,睡著地板,後來👨🎤,大家才知道,她懷著孕💅🏼。經貿系輔導員裴艾靈,毅然斷乳,孩子大聲哭泣,也沒留住她駐校的堅定,她給她的媽媽說,這一次是她長這麽大以來最累的一次👌🏻。實訓中心朱曉玲高興地和兒子視頻時,兒子說,媽媽,我想你了,你啥時候回來?曉玲再也忍不住倔強的淚水🚏👃。辦公室程輝主任、學生處操龍坤處長🎸、團委郭健波書記組織一幫幹部🕦,每晚0點到3點進行夜間值班,有天夜晚🧩,我見他們還抖擻地唱著歌🐕🦺,我想,這歌聲是為孩子們唱的,是為事業唱的🔄,盡管他們家中的孩子,已好久沒有聽見爸爸的歌聲。
事非經過不知難,你看看,他們難不難?
淩晨5點,學生小姚大出血,老師們背著到門口,學校聯系地方政府🚶,聯系醫院,醫生見到時🧡⛹🏻♀️,說🕟,恐怕······🧏🏼。經過緊急救治🏋🏽🧀,孩子轉危為安。期間,有孩子發燒的🚻,有孩子摔斷腿的,有孩子急性腸胃炎的,辦公室司機老聶,防護服下衣服濕了又幹🧒🏽,幹了又濕,來回接送一個個,一趟趟。防控辦的蔣曉光處長,電話響個不停,一會聯系市防控辦、一會聯系街道辦🤲🏼,有時聯系醫院,有時聯系青菜和雞蛋,多少人的活兒,他一個人頂著幹。
請原諒,我寫不下去了,因為我真的寫不出你們的奉獻精神,寫不好你們的感人事跡,寫不完你們中的每一個人,每一個故事。因為,你們就是他,他們就是你!
這裏🫔,黨委陳書記💆🏽♀️、我和院領導班子,大聲又無聲地向你們說聲🧑🏭:謝謝🐾!
此刻,我也深感豪邁🍇,居安思危的中華民族🍐⛹🏿♀️,更能居危奪安🙋🏽♂️!因為,有黨🚛🔛,有國家,有你們,我們是大愛人間!
(葉長青於2022年4月24日匆匆)